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日前表示,今年是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最后一年,明年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第一年。在这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,认真研判我国钢铁流通业的发展趋势,理清钢铁流通行业的发展思路,对于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实现钢铁流通持续、较快、健康发展尤其重要。
事实上,这一趋向在今年上半年便已经显现。
今年前五个月,国内市场消费粗钢25739万吨,同比增长仅18.1%。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1月份同比增长了29.6%,随后逐月递减,到5月份,只增长了10.02%,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,也是近几年的新低。
而与其相反,国内钢材库存却不断上演日渐增加的大戏。今年6月末,全国26个钢材市场5个钢材品种的平均库存量较去年同期上升了75.3%。对此,何黎明援引数据分析,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钢、钢材、铁矿石、生铁的消费量分别为年均增长14.1%、15.4%、16%和11.8%,而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这一数字将分别为9.6%、8%、14%和9%。
他认为,“未来钢铁流通规模高速增长的势头会趋于平缓。”规模扩张、以“量”取胜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,钢铁流通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向提升服务、以“质”取胜转变。